協會於2025年3月18日受邀至雲林大有國小,舉辦動物保護教育講座,向學生們介紹動物基本需求,並強調「舒適環境」在動物福祉中的關鍵性。本次講座不僅幫助學生建立正確的動保觀念,也讓他們理解環境對動物生存的重要性,進一步提升動物福利意識。

現在正值春夏交際,天氣時冷時熱,講座中透過多變的氣溫,激發學生的同理心,經由對氣溫的感知,學生能說出「動物也會冷/熱」,進而思考遮蔽空間在動物生活環境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

動物生存受到環境因素影響,長時間暴露於烈日、低溫、強風或豪雨等極端天候,可能導致壓力、不適,甚至危害健康。飼主務必提供適當遮蔽設施、通風良好的舒適環境,各物種所需要的溫度需求不同,飼養動物務必瞭解各種動物的生存條件,以提供最適合的生活環境。臺北市犬貓飼養基本照護規則中更特別規範「環境溫度超過35℃者,需使用降溫或通風設備,低於10 ℃需使用保暖設備。」,顯示政府重視動物的溫度需求。.

根據《動物保護法》第五條規定:「飼主對於其管領之動物,應提供安全、乾淨、通風、排水、適當及適量之遮蔽、照明與溫度之生活環境。」違反相關規範,可處新臺幣三千元以上一萬五千元以下罰鍰,並得按次處罰之。此條文明確指出,動物管理者需確保其所照顧的動物擁有安全舒適的生活環境。

感謝雲林大有國小積極推動動物保護教育,讓學生們有機會學習如何透過正確行動改善動物生存環境。透過這場講座,我們期待學生將所學知識落實於日常生活,進一步影響家庭與社區,讓更多人關注動物福祉,共同促進友善環境的建立。

若有任何疑問或講座邀約,歡迎來信:
桃園、苗栗、宜蘭地區:giles.hsu@spca.org.tw 許’r
屏東、雲林地區:colly.lin@spca.org.tw 林’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