協會自從推動讓「美麗遠離殘酷」運動之後,一直以來都非常關注實驗動物的議題,他們鮮為人知,但卻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密不可分。

動物福利相關研究指出,所有脊椎動物以及部分無脊椎動物具有知覺,能夠感受痛覺,甚至有些物種可以感受到悲傷以及同情心等更深層的情感。另外,文獻也證明哺乳類動物更能夠預期到即將感受到的痛苦,因為這方面的研究,現今許多國家已立法將動物定義為【有知覺的生命】而非【物品】,例如:瑞士,歐盟,紐西蘭,澳大利亞,加拿大等。

動物福祉評估方式絕對不是只注重動物是否有外傷、醫療行為、足夠的飲食,世界動物衛生組織(OIE)說明,動物福祉評估要觀察動物在生活環境下的表現以及應對的模式。例如因實驗隔離飼養的動物,如果環境不夠豐富化,無法讓動物展現她自然的行為,動物會感受到挫折、沮喪、孤獨、恐懼,這代表動物福利並不足夠,需進行改善。

協會協助農委會進行了兩年的實驗動物查核,台灣的實驗動物環境相較之下還有很多的進步空間,小型的科學應用機構資源不足以按照規範照顧動物、大型機構或學校單位因為沒有賦予內部實驗動物照護委員會夠高的地位權限,導致監督效果不彰等,都是台灣普遍遇到的狀況,然而其中影響的不只是實驗動物福利的損失,其實驗數據也會因為動物照顧不週全而大打折扣,除了造成動物白白犧牲生命外,危害到的終究是我們自己。

最後,我們必須了解動物與人類還是有本質上的差異,因此藥品的上市最終還是需要一連串的臨床實驗,一個藥品的問世總是伴隨著無數動物的犧牲,但在一切未知的情況下,很難區分什麼樣的動物實驗是必要或是非必要的,因此替代動物實驗方案的研發及推動就顯得非常必要,近幾年的發展的器官晶片或是細胞培植技術都是朝著速度更快、實驗數據更準確的方向前進,換個角度來說,實驗動物的存在將會被科技所取代,實驗動物將不會成為大家所說的必要之惡。

但在這一些願景實現之前,我們要做的是,仔細思考動物實驗是否有必要?多選擇無動物實驗的化妝品或者是無動物性的製品,都是推動企業進行轉型以及政府重視的助力,也許我們這輩子都不會接觸到實驗動物,但他們的確是與我們息息相關,在他們犧牲的背後,我們要更重視他們的動物福祉,這是我們應該給予生命的最大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