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說,調查員不鼓勵長期鍊養的行為,也不是想要公審誰。只是,在飼養前沒有想好,迫於飼主無法提供合適的室內圈養空間,狗狗只好被養在室外某個角落。這種情況下,我們只能退而求其次,協助改造鍊養環境,幫狗狗爭取最大化的活動空間,也想跟大家分享使用圍片的改造案例,若您碰到類似的動保案件,也可以複製相同模式。但說到底,本質仍然是長期鍊養,bad唷!

小黑是從收容所被領養回家的狗狗,正值發育期,從一顆小肉球逐漸長成目測約25公斤的大狗。在陪伴、探索等需求都無法被滿足的情況下,牠會咬東西、見人就興奮撲人。這樣的行為在家庭環境中,很容易被歸類為「問題犬」,甚至可能因此被趕出家門。

結果沒過幾個月,小黑就被鍊養在停滿機車、堆著雜物的室外空間。但牠還是很無聊啊,於是繼續啃鞋子、對路人過度興奮。怎麼辦呢?鍊繩就越來越短,最後只剩符合法規的原地轉身、趴下空間,周遭還有食物殘渣與排泄物。

除了活動空間嚴重受限,案件進展也因為找不到飼主而卡關。即使家中有其他人同住,也沒有人敢為這隻狗做主。只要繩子一放長,小黑又會咬東西破壞,於是整件事就這樣卡關了。

直到近期,終於幸運找到願意幫忙的遛狗志工(真的非常感謝!),志工一邊帶小黑散步、一邊順手清理環境,家人這時又抱怨小黑咬鞋子,調查員便順勢提議:「如果用圍片把狗圍起來,就不會咬鞋子了哦。」沒想到他們居然同意了!

於是我們立刻展開行動,三人六腳把重重的雜物清掉,盡可能幫小黑隔出一塊獨立空間。從原本幾乎只能原地站立的空間,變成兩倍大的活動區,再加上圍片和帆布的遮蔽,減少干擾;還放上棧板,讓牠可以選擇遠離地面與排泄物的地方休息。雖然稱不上是什麼豪華環境,但相較以往,確實有大幅改善。也再次感謝幫忙製作水泥桶的帥哥,二話不說用行動支持!

現在的小黑,飼養空間變得更舒適、好整理一些,但如果飼主的照顧能力無法持續提升,還是很難真正滿足狗狗的需求。就像所有動保案件一樣,我們真的非常仰賴大家一起努力推動飼主改變。而這件事非常不容易,需要耐性,也需要方法。這是整體改善的重要環節,畢竟,不是每一隻案件中的動物都能送養,也很難保證飼主不會再取得下一隻,再次陷入不當飼養的輪迴,幫不完。

最後最後,小黑目前住在新北市汐止火車站附近,我們也同步徵求「遛狗志工」!任務很簡單,就是在你有空的時間,陪小黑散步、陪牠一下。申請表單會放在留言處,希望有更多人能從「幫忙遛狗」開始參與動保案件,人數越多,參與越廣,才有機會真正改變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