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飼主過世後留下的寵物,往往成為家人情感的延續;但並非每一隻狗狗,都能在變故後繼續被好好照顧。有些狗狗在無人注意的角落裡,默默度日。但每一個關注的人,都可能替牠帶來小小的改變。

「史諾」是一隻西伯利亞雪橇犬。第一次見到她時,她被鏈繫在台北市某停車場的樹蔭下。那天氣溫高達 35°C,厚重的毛髮因長期未梳理而結成硬塊,飲水碗內青苔附著、水量不足。

他們是長長和短短,一對一起在公園角落誕生的小生命。大約在兩年前,牠們還只是縮在草叢裡的小狗,被路過的飼主發現。擔心牠們在外太危險,飼主便決定將牠們一起帶回家。

在一處三合院裡,住著一個大家庭,彼此是旁系血親。多年前,家中的長輩飼養了三隻狗;然而,隨著長輩過世,照顧責任卻逐漸被推來推去,沒有人願意真正承擔。三隻狗只能依靠同住的一對母女偶爾餵食,但她們既沒有穩定收入,也無法提供狗最基本的飼養。對唯一還願意顧狗的她們而言,一天給狗吃一餐剩食,甚至沒有遮風避雨的地方,都似乎理所當然。對這三隻狗來說乾淨穩定的飲水、基本的活動環境,都成了奢望,更別談到外出時間...

從前飼主家門口有一隻遊蕩犬,天天在附近徘徊,最後家人心軟決定:「既然不走,就留下來一起生活吧。」這份善意也帶來挑戰。當初沒有及時絕育 ,一口氣生下九隻小寶寶!雖然大部分孩子都被分送出去,飼主仍留下其中一隻(沙士)作為陪伴,但隨著家庭狀況逐漸吃緊,照顧壓力越來越大,沙士也從家中自由養到在外鏈養...

分享一個透過教育宣導推動、改變飼主思想、實際改變執行的案件,調查員在處理不當飼養案件中,蠻常會遇到卡關甚至無法做任何改變,其實最核心的問題就是『觀念』,這兩個字影響力其實很可怕,當人們接觸任何領域或是學習人事物的時候接收到的第一手資訊以及知識,就會牢牢深刻的記住,便會認定就是這樣應該要這樣,也反映到現今社會上為什麼老一輩的人飼養犬貓跟現代年輕人飼養的方式差異如此之大,老一輩接收的觀念就是這樣養就好了~也不願意改變新的方式,甚至覺得現代年輕人太寵溺貓狗了,但事實上隨著時代進步科學的證實也慢慢讓人們知道這樣才是真正『對』的飼養觀念。


維尼,被民眾在某處住宅區裡發現,總是被鏈綁在住家停車位的一角,牠身上乾淨的樣子,看起來不像被疏於照顧,但常年生活在戶外,沒有遮蔽休息的空間,這樣的反差,引起了關心動物的民眾注意,因不便溝通,他們選擇聯繫協會協助了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