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七隻狗中,有五隻狗被長期關籠,這之中四隻是兩兩關一籠,空間擁擠髒亂;較靠近馬路邊還有兩隻被鏈綁,但鏈繩常常打結,致狗狗只能在原地起立蹲下,甚至連趴下都有些困難,如果沒人發現,下雨了,就只能淋著雨等待飼主出現。調查員每次訪查,都見到狗身邊兩個空空的碗,調查員汗流浹背,看著狗狗在籠內沒水,天氣熱到張口喘息,真的很令人不捨。
隨著時代的進步,大家對動物的關心和重視程度不斷提升。當我們在生活中發現動物被不當飼養,許多人知道可以通報相關單位協助處理。但除了傳遞資訊之外,其實每個人更可以用自己的力量為動物帶來實際的改變。怎麼說呢?繼續看下去吧!
這是一個讓調查員感到特別無力的案件;在許多案件中,雖然進展常常緩慢,但只要能有一點小小的改善,對我們來說都是動力的來源。然而,在這個案件中,我們不僅難以看見進展,甚至連現有的基本維持都逐漸失去。每次複查或溝通後,總伴隨著更多挫敗,最後不得不思考,也許讓狗狗進入收容所,才是對牠們更好的安排......
大多數不當飼養的案例,都需要長時間的推動與改善,並不是立即見效的,調查員們費盡心力協助飼主改善飼養環境,但在複查時又打回原形,這樣的情況屢見不鮮。
Trufa是一隻從寵物店買回家黑色的小柴犬,眼睛圓圓、個性親人,幼犬時可可愛愛調皮搗蛋,全家人圍繞著牠打轉,也天天帶牠出去玩。但飼主工作異動遷移後,因多種原因便把牠交給家中長輩照顧。
您知道有人會將動物當作禮物贈送給他人嗎?您是否曾經思考過此舉動背後的風險呢?(鼓勵大家先思索再繼續閱讀),調查員發現許多不當飼養案件的動物來源於此,包含家人送小孩動物,朋友送朋友犬貓等,而這其中帶來什麼問題呢?
在訪查路途中,調查員總是睜大眼睛留意四周。當看到住家前擺放著使用過的貓砂盆,剛好有遇到一位阿姨,便下車了解宣導。在揭開實際飼養面貌時,是調查員從沒想過的樣子。當我們表明來意後,原本警戒的飼主逐漸轉為友善,並主動帶我們去看她收養的貓咪;當她掀開遮擋的帆布,讓調查員心頭一震——竟然是鳥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