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一個透過教育宣導推動、改變飼主思想、實際改變執行的案件,調查員在處理不當飼養案件中,蠻常會遇到卡關甚至無法做任何改變,其實最核心的問題就是『觀念』,這兩個字影響力其實很可怕,當人們接觸任何領域或是學習人事物的時候接收到的第一手資訊以及知識,就會牢牢深刻的記住,便會認定就是這樣應該要這樣,也反映到現今社會上為什麼老一輩的人飼養犬貓跟現代年輕人飼養的方式差異如此之大,老一輩接收的觀念就是這樣養就好了~也不願意改變新的方式,甚至覺得現代年輕人太寵溺貓狗了,但事實上隨著時代進步科學的證實也慢慢讓人們知道這樣才是真正『對』的飼養觀念。

主角小黑是一隻被長期關籠的黑狗狗,當時調查員抵達現場時其實百感交集,因為小黑前方就是一片寬廣的土地,但卻只能被關著,接著找到飼主後開始溝通瞭解,但飼主一開始就想打發我們,但是身為調查員當然不可能輕易被打發,所以我們不斷持續追問進攻不斷釋出善意,漸漸的飼主也卸下心房起身跟著我們來到小黑籠子面前,我們開始耐心的講述飼養狗狗需要注意的事項以及法律規範的內容,也因為小黑沒有完成寵登、絕育所以再次重點強調要完成,接著我們把焦點放回開籠鏈養的好處,說著說著飼主便打開籠子小黑馬上到處用力的嗅聞,抓緊機會我們詢問飼主小黑可以順便讓我們牽去散步嗎?空間那麼大~飼主說小黑很兇會咬人也會爆衝你們拉不動,我們接著說其實狗狗會兇會爆衝就是因為長期被關著沒辦法靠嗅聞釋放壓力,足夠的外出可以非常有效的改善這樣的行為喔~說完順勢接過繩子在飼主面前帶小黑走了兩大圈空地,飼主也親眼見證了小黑從激動到冷靜下來慢慢散步,最直觀的改變也讓飼主心服口服,後續追蹤飼主也配合完成了寵登、絕育以及維持開籠鏈養。

透過此案件讓我們體會到教育的重要,透過教育宣導的植入,才能觸發省思,而去啟動執行跟改變,每一件不當飼養的背後都離不開先入為主的老觀念,與其這樣我們倒不如從人類幼體開始植入正確的觀念、思維、執行方法。

協會除了調查部門、送養部門之外其實還有一個非常核心重要的角色,就是教育部門,教育部門主要會在各縣市各個學校、鄰里、鄉鎮之間舉辦教育講座,用意就是為了傳播正確的飼養觀念、動物照護、動物行為等等的專業教育課程。

最後當然也希望大家可以給予協會努力的每一位專員大大的鼓勵,我們都在努力的為動物們盡一份心力,希望不當飼養案件有一天可以完全消失在世界上,也麻煩大家動動手指頭把文章大力的分享出去,各位的支持是我們前進的原動力,大家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