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不見的殘酷:社群媒體內容中的寵物獼猴虐待

動物專家指出,將獼猴當成寵物飼養是一種動物虐待行為,而社群媒體平台卻沒有阻止這種錯誤內容的散播。今天發布的一份最新報告指出,社群媒體內容中有許多被當作寵物飼養的獼猴,正承受著龐大的肢體與精神、心裡上的虐待。20 個動物保護團體組成的國際聯盟,共同撰寫了一份報告《你看不見的殘酷:社群媒體內容中的寵物獼猴虐待》並記錄了網路內容創作者在Facebook 和YouTube 等社群媒體網站上公開虐待猴子的證據。

高雄淨園農場事件後續

在兩週前,高雄市小港區 淨園農場 離職的員工於網路上爆料,透露園區內的動物狀況不佳,包含有許多動物皮膚受傷、降溫措施不足、飼料槽長蛆等情形 。協會發文譴責,並立即聯繫高雄市動保處提議,應儘速邀集專家學者與動團代表到現場勘查,確認動物狀況。動保處也很快速的安排會勘,並於當天會議告知業者,如不配合改善或再有違法狀況發生,將採取撤照處分 (未來不得再進行動物展演)。

獼猴降級為一般類野生動物|監察院提出農委會林務局8大缺失,有檢討改善之必要

民國108年,台灣獼猴從保育類動物被降級為一般類野生動物後,動保團體接獲超過百件遍佈全台的違法飼養獼猴案件,這些被不當飼養的獼猴,不是被關在小鐵籠,就是長期被栓綁,牠們能夠展現自然習性的機會被剝奪,導致獼猴出現異常行為。因此 TaiwanSPCA、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台灣獼猴吱吱黨、台灣動物平權促進會、與立法委員林淑芬曾於111年 4月14日召開記者會,要求政府修正相關法律,並展開清查與救援。後續,監察院展開相關調查,並於112年6月12日公布調查報告,重點摘要如下。

抗議政院擱置法案 動物因殘忍金屬陷阱死傷無數

4月28日一早,行政院門口封鎖,地上佈滿百具山豬吊、捕獸鋏等金屬陷阱,現場有多隻斷掌、 斷腳動物在志工的陪同下靜坐,而圍繞著這些肢體殘缺的動物周圍有五、六十人來自於全台灣北中南東各地,代表著二十幾個動保團體,大家高呼口號抗議,訴求行政院將擱置近兩年的「野生動物保育法」修正條文儘速送交立法院審議,終結殘忍金屬陷阱對動物造成的巨大痛苦與傷亡。

要求行政院儘速完善條文修正,推動立法全面禁止捕獸鋏與山豬吊

「動物保護法」雖已禁止捕獸鋏與山豬吊,但現行「野生動物保育法」允許特定情況下捕獸鋏、山豬吊的使用,除了法制不一,更造成山區獸鋏、山豬吊陷阱氾濫、許多動物嚴重傷亡。回應民間的關注,農委會已於前(2021)年8月完成野保法部分條文修正,並送行政院審議,但至今無下文。動保團體呼籲行政院儘速完善條文修正,推動立法全面禁止捕獸鋏與山豬吊,維護野生動物保育與動物福利!

社群媒體上的野生「寵物」:動物受苦的惡性循環

社群媒體用戶為了按讚數、留言與點閱率,正在使野生動物,如猴子、老虎和蜥蜴,承受「心理和生理上的虐待」。反對社群媒體虐待動物聯盟(Social Media Animal Cruelty Coalition, SMACC)提出了證據證明:許多網路上的內容創作者們會為了提升關注度及人氣,飼養及虐待野生動物(其中包含不少頻危物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