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狒狒的死亡與責任歸屬目前已進入到司法調查程序,但此案更凸顯了目前台灣嚴重的野生動物保護與管理缺失。這並非單一事件,一隻狒狒的死亡直得我們省思,且應要求政府面對問題,提出解決、改善方案,杜絕憾事再次發生。
狒狒的死亡與責任歸屬目前已進入到司法調查程序,但此案更凸顯了目前台灣嚴重的野生動物保護與管理缺失。這並非單一事件,一隻狒狒的死亡直得我們省思,且應要求政府面對問題,提出解決、改善方案,杜絕憾事再次發生。
社群媒體用戶為了按讚數、留言與點閱率,正在使野生動物,如猴子、老虎和蜥蜴,承受「心理和生理上的虐待」。反對社群媒體虐待動物聯盟(Social Media Animal Cruelty Coalition, SMACC)提出了證據證明:許多網路上的內容創作者們會為了提升關注度及人氣,飼養及虐待野生動物(其中包含不少頻危物種)。
台灣愛兔協會、台灣愛鼠協會與臺灣刺蝟照護推廣協會於今(9/14)日與立法委員 蔡壁如、立法委員洪孟楷共同召開記者會,公布民間版的「小動物友善飼養指南」供一般飼主與業者參考,希望打破常見的飼養「 十大迷思」,並呼籲政府應正視非犬貓動物的不當飼養及棄養問題,加以管理。
全台部分縣市公立收容所長期發生超收、所內動物死亡率居高不下等狀況,而這可能已經違反了「公立動物收容處所管理規則」。為了深入了解地方政府實際收容動物狀況,監察委員田秋堇展開調查,並於111年7月23日公布調查報告。
農委會終於在111年8月9日預告最新修正「指定禁止飼養輸入或輸出之動物」公告,將台灣獼猴正式納入禁止飼養或輸出入之動物,違法者可處5萬至25萬罰鍰!
日前網紅於網路頻道發布自己購買柴犬幼犬的影片,影片中提到大眾不應使用「領養代替購買」來「情緒勒索」別人,今天我們要來談談,為什麼要提倡「領養代替購買」。
6月8日是 世界海洋 World Oceans Day,此節日旨在支持全球「永續發展目標(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SDGs) )」的落實,並鼓勵公眾參與 保護海洋 和 永續管理海洋資源。
台北市動物保護處於111年5月26召開「具攻擊性犬隻列管標準評估會議」,針對「具攻擊性寵物及其出入公共場所該採取之防護措施」公告中,「具攻擊性之寵物」之定義與被判定後名稱解除的可能進行討論。
台灣獼猴從保育類類野生動物降級為一般類的這3年期間,違法飼養獼猴的數量越來越多,除了違法以外,獼猴是完全不適合當寵物的! 請大家一起透過懶人包,了解私養氾濫前因後果、虐待行為、動保團體的四大訴求及如何通報檢舉,一起終結台灣獼猴降級後的私養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