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針對原住民獵捕宰殺利用野生動物相關司法判決之釋憲聲請案,司法院大法官將於4月做出解釋,一槌定音成為歷史性裁判。動保團體聯合為此案中最弱勢的動物發聲,向大法官們及社會提出呼籲:狩獵行為不該是任何特定族裔與個人的「權利」,憲法平等保障各族群文化與台灣生態環境,希望大法官們衡平考量原住民族文化與生態保護法益,才有利維護族群和諧與生態環境。
針對原住民獵捕宰殺利用野生動物相關司法判決之釋憲聲請案,司法院大法官將於4月做出解釋,一槌定音成為歷史性裁判。動保團體聯合為此案中最弱勢的動物發聲,向大法官們及社會提出呼籲:狩獵行為不該是任何特定族裔與個人的「權利」,憲法平等保障各族群文化與台灣生態環境,希望大法官們衡平考量原住民族文化與生態保護法益,才有利維護族群和諧與生態環境。
吃魚翅的壞處:海洋中的污染物,如重金屬和毒素,透過食物鏈頂端的鯊魚,經由生物放大作用後,將各種海洋生物體內的污染物累積到鯊魚體內,再由人類吃下肚後,將重金屬與毒素一同吃進體內。
2021年初,一隻母山羌因誤觸金屬套索陷阱(俗稱:山豬吊),不斷掙扎下導致其右脛骨開放性骨折、左後腳骨折、被套索吊住的右前肢則脫臼,僅存一隻腳是完好的。草食獸若無法站立,其消化系統將無法正常運作;治療過程中,於尚未痊癒的情況下,山羌可能就會開始嘗試跑、蹬,將對骨折處造成二次傷害,而山羌生性膽小,長時間的治療中,不僅生活品質不佳,也會承受極大的心理壓力;在預後不佳、動物生活品質差的前提下,再三考量,獸醫師只能忍痛做出人道處理的決定。
動保議題在國會向來被喻為是不分藍綠的高度共識案,不過「動保警察」這一題目,日前竟 引發民、國兩黨青年部的激烈舌戰,積極推動設立動保警察的「動物保護立法運動聯盟(簡稱 『動法盟』)探究之後發現,兩黨青年都贊同設立動保警察,但構想有異,因而於 2021 年 1 月 6 日邀集 4 政黨青年代表各抒意見,同時邀請為長期協助農委會進行專案研究的學者,來 分析把脈最適宜方案,共同為成立動保警察一事加把勁 !
在民國79年台灣通過「野生動物保育法」前,即飼養、販售、展示各式珍稀野生動物以牟利的世界蛇王教育農場(以下簡稱「世界蛇王」),二十多年來,屢次因不當飼養與非法繁殖野生動物,遭關心動物處境者檢舉。負責人黃國男先生於去年病逝,在民眾保育與動物保護意識提升,動保法針對「展演動物」展示規範漸趨嚴格下,家人無意接手經營,於日前發出求售訊息。目前場內仍有大量動物,包含鱷魚、台灣獼猴、各式毒蛇、保育類動物如大冠鷲、黃喉犀鳥、食蛇龜等,飼養環境欠佳,動物處境令人擔憂。
立法委員洪申翰與動物保護立法院運動聯盟今(110)年1月7日下午於立法院舉辦「動物保護入憲公聽會」。希望能夠將動物保護或動物福利的價值納入我國憲法基本國策中,讓動物保護的法益在遭遇與其他價值的衝突時,能夠充分地被衡量。
衷心感謝 台北市議員 許淑華 特地安排協會人員與桃園市長 鄭文燦 與市政團隊會面,並抽空陪同前往分享許多自身在動保議題推動上的經驗,也幫助協會與桃園相關業務團隊建立溝通窗口。
在台灣,但由於人類的活動範圍不斷擴張,與野生動物的棲息地有著高度重疊,因此遇到人獸衝突的時候,部分人類可能會選擇使用各種陷阱來「防治」,導致陷阱對動物的危害層出不窮。.如果我們都希望動物不要造成農產損失、如果我們都希望野生動物保持「野生」、如果我們都希望能夠為保育盡一份力、如果我們都重視這個賴以生存的環境,那人與動物與環境之間的衝突,有沒有更好的解方?
10/25(日)協會與 環境資訊中心共同舉辦「看見真食-友善生命與保育的產地」高雄試映會,映後特別邀請獼猴專家-蘇秀慧與大家分享人猴衝突現況及解方。過去農產品遭逢人獸衝突時,部分農民選擇殺傷力較強之陷阱防治。本片藉由訪談多位農友、相關領域專家學者及林務局,聚焦農友們實際面臨的問題,以及產官學界如何齊力在農作生產、生態保育、消費倫理間達成共好。
?免費放映會報名表單:https://bit.ly/323Ii5M? ?日期:11/28(六) ?時間:09:50報到,10:00正式播映。?地點:哈拉影城(114台北市內湖區康寧路三段7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