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飼養動物之前必須要認知到,牠們會生病、變老,會需要花費更多的時間、心力與金錢,但往往案件動物在最需要飼主的時候,連最基本的照顧都沒有得到,飼主認為是安老,實則是讓動物在病老狀態自生自滅。

因此,給予適當的醫療行為是非常重要的,根據動保法第11條,飼主對於受傷或罹病之動物,應給與必要之醫療。動物之醫療及手術,應基於動物健康或管理上需要,由獸醫師施行。但因緊急狀況或基於科學應用之目的或其他經中央主管機關公告之情形者,不在此限。


|常見的不健康生理狀態

1. 疾病

可以從外顯的病症去觀察,也建議飼主可以從動物的飲食、排泄、體態等日常生活,去觀察是否有異樣,並交由給專業獸醫診斷,避免延誤就醫,徒增動物受苦的時間,讓病症發展至難以治療,並在治療的過程中,配合治療流程;還有一種情況是不確定是否有生病,例如體態過瘦、肥胖,或是有慢性疾病等,也都需要長期的觀察,需要搭配定期的健康檢查。

預防勝於治療,適當的預防措施、適當的飼養方式,與動物的健康息息相關。

2. 老化

隨著年紀的增加,動物的健康狀況會趨向不穩定,甚至需要長期、更多的照護,除了給予適當的治療之外,因應高齡動物的飼養環境也是非常重要,讓生命的最後一段路能夠好好走。

針對於高齡動物的治療並非全以「治好」為目標,有時會是減少病痛,需在醫生的評估,不進行積極的醫療,安寧照顧行為,而不是任憑動物自然死亡,那不是安老;參考 調查員日誌|大吉的故事

3. 受傷

根據動保法第五條第二項第四款、避免其遭受騷擾、虐待或傷害,給予安全的飼養環境是非常重要的事情,移除可能會造成動物受傷的危險物品,不讓動物身處於可能遭受危險的環境,像是不放養動物,或犬隻外出散步時繫上牽繩,都是保護牠們最直接的方式。

受傷除了要給予必要醫療之外,也要做好防護,避免動物去抓、去舔,造成二度傷害。


若您有觀察到被人為飼養的動物有健康問題,建議您可以以關心的角度,試著詢問飼主動物的背景資料、病症情況,可以作為評估處理的緊急程度,並在當下給予提醒;有時後第一個人講可能飼主不會聽,第二、第三個人來關心動物時,就有機會改變飼主的想法。蒐證時,請保留動物異常的健康狀態,使用照片或影像因為文字描述可能會因個人感受不同,而有所偏差,透過影像會更還原實況。


|常見的不健康心理狀態

目前法規對於動物的「心理」狀態有規範,我們可以透過異常行為、生理健康問題去評估動物是否處於緊迫的狀態。

1. 刻板行為

2. 因為不適當的飼養環境、方式,造成動物有異常行為,例如:無原因、長時間的嚎叫、攻擊行為。

在此提醒,「異常行為」並非是動物心理出了問題,往往要先排除是否為生理問題、飼養環境與方式,最後才會是評估心理層面,同樣的,也是要請專業的獸醫與行為訓練師介入才行;也有時候是只是動物展現天性,例如:鸚鵡會大聲嚎叫、兔子會跳來跳去、狗狗會有啃咬需求、貓會抓抓抓,並不是牠們有了行為問題。


|其他會影響生理健康的問題

1. 毛打結

長毛、多層毛的動物需要定期美容,避免毛髮打結造成皮膚問題,適當的理毛也會幫助散熱(同時要搭配給予適當溫度的環境);另外也提醒,毛染色有可能會讓動物誤食染劑,為虐待動物行為。

2. 未絕育

鼓勵絕育,絕育對於動物來說多多益善

-

  1. 協會目前僅處理有飼主的動物案件,流浪動物請尋求其他團體或當地動保主管機關協助。
  2. 協會因人力、動物安置空間有限,且調查部門有一定排程,無法受理即時救援的案件,若動物有危及生命狀況且您無法現場自行提供協助,請先通報當地動保處或防疫所,或是撥打1999。
  3. 目前不接受網路轉貼通報案件,為了取得更正確的消息與後續追蹤,請由原始貼文者報案,或是如果您可以與飼主溝通、提供像是醫療、安置等後續協助,才可進行通報。
  4. 需要提供詳細位置資訊、即時的動物相關影片、遠照/近照/重點照片(如果可以,請壓印時間)或錄音檔;若僅是動物吠叫所造成的噪音,無提供其他不當飼養問題,則不受理。
  5. 調查員您通報後的三天內優先使用電子郵件與您取得聯繫,請通報後務必要留意信件;若沒有收到信件,請檢查「垃圾信件夾」,或是電話與我們聯繫!
  6. 因調查員核心價值為協助飼主建立飼主責任,以及中途空間有限,若您希望調查員可以立即帶走動物,我們恐怕不符合您的期待!
  7. 調查員絕對保密您提供的資訊,可留下X小姐/先生,請至少留下真實的電話或Email(擇一),讓我們還是可以聯繫到您!
  8. 對於因為資訊不足而無法成案的案件,建議可以直接與調查員聯繫,提供您蒐證技巧、和飼主溝通之方法等相關資訊與建議,在現場的您就是最能幫助到動物的人!